什麼是中耳炎?

中耳積水

中耳炎的原因

 

中耳炎

中耳炎(Otitis Media)簡稱OM,是兒童最常見的疾病之一。可以分為急性中耳炎AOM(Acute Media Otitis),慢性中耳炎COM( Chronic Otitis Media),慢性化膿性中耳炎CPOM(Chronic Purulent Otitis Media),積液性中耳炎OME(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),漿液中耳炎SOM(Serous Otitis Media),黏液性中耳炎MOM(Mucous Otitis Media)……等。

比較常見的是急性中耳炎AOM與積液性中耳炎OME兩大病症。概略而言,正在急性發炎的,屬急性中耳炎;已無急性發炎反應,但中耳腔仍存在積液的,則屬於積液性中耳炎。積液性中耳炎的滲出液積久了會呈黏稠狀,類似文具用品的膠水(Glue),所以又稱為「膠耳」Glue Ear。
急性中耳炎AOM進入恢復期後,約有45%在一個月內仍有積水,約10%在三個月內還有積水,這就是「急性中耳炎後的積液性中耳炎」。另外還有一種積液性中耳炎則與AOM無關,它是因為中耳腔的上皮細胞本身的分泌液需經由耳咽管排出,當耳咽管堵塞ETD(Eutachian tube dysfunction)和黏膜纖毛擺動失常(Mucocilliary Dysfunction)時,分泌液就會堆積在中耳腔,造成積液性中耳炎。
發生積液性中耳炎後,大約有50%患者,積液在三個月內會自動消退,約有90%在一年內會消退,積液雖會自動消退,但也容易復發。

急性中耳炎會痛,通常會尋求醫療,常有病菌活躍,需要用到止痛藥或抗生素。相對的,積液性中耳炎不會痛、無菌、症狀不明顯(偶有聽力下降),患者只感到耳悶、耳脹,甚至毫無感覺,所以常會疏於就醫。臨床上西醫的內科藥物療法對積液性中耳炎是「無效的」,有效的是「外科引流」。但積液性中耳炎積液的持續存在,卻是造成兒童後天性聽力失常的主因。

→中耳積水不開刀案例←

→過敏性鼻炎←

→氣喘←

青蒿中(西)醫診所關心您

致電諮詢將有專人為您服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