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些人習慣一有感冒症狀,就吃感冒藥,以為「可以早期預防」,卻不知「如此,反而更危險」。
打噴嚏、鼻塞、流鼻水、咳嗽、甚至是發燒,都是身體對抗感冒病毒的自救動作。所有的西藥感冒藥,沒有一項是用來消滅病毒的,感冒藥反而是用來「消滅這些自救動作」的。所以,吃越多西藥的感冒藥,這些自救動作就會越被抑制。若是普通感冒(病毒)還好,感冒藥可以緩解症狀(其實就是抑制自救啦!),讓身體舒服一點。
感冒藥作為緩解症狀藥,本來就不該「照三餐吃」,「一週吃21次,或是28次」。既然是用來緩解症狀的,本來只應該在「不舒服才吃」(PRN)。台灣的醫師為拉攏病人,常常開這種TID,QID(一天三次,一天四次)的吃法,萬一這個感冒症狀背後是武漢肺炎的話,可以想像結果會是多麼的可怕。
還有某些被認為「感冒神醫」的,開的感冒藥特別有效的,這時候最好是敬而遠之。因為神醫的感冒藥包裡常常是慘入「類固醇」,萬一是武漢肺炎,你就離死神不遠了。
文by林燦城醫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