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敏性鼻炎吃抗組織胺不會好!!
台灣的過敏性疾病,包括「氣喘、過敏性鼻炎、異位性皮膚炎」一直都是由主流西醫用「類固醇、擴張劑、抗組織胺」的「對抗療法」在防治,但是由這張統計圖表看來,三、四十年來的防治成果,可以說是「完全失敗」。因為氣喘的盛行率從1974年的1.3%到1994年的10.79%,從1998年的16%到2009年的20.74%,過敏性鼻炎更是增加到50%,幾乎每2個學童就有1個過敏,盛行率「一年比一年高」,成果這麼糟糕,大家還繼續相信,真是奇蹟!


過敏性鼻炎(Allergic rhinitis),又稱為鼻敏感、乾草熱、花粉熱、花粉症或季節性過敏性鼻炎,是因為免疫系統受到空氣中的過敏原影響而導致的鼻炎症狀。過敏性鼻炎基本上是受到環境過敏原的誘發,例如花粉、動物毛髮、灰塵或黴菌,遺傳基因還有環境暴露都是造成過敏的原因。
台灣學童過敏性鼻炎的盛行率高達50%,其中的20%將會發展成為氣喘,也就是約有10%會轉變為氣喘,氣喘若控制不良又可能由「功能性病變」轉成「器質性病變」的慢性阻塞性肺炎,也可能致死。
呼吸,塞在鼻子叫做「鼻塞」,塞在深部的細支氣管就叫做「氣喘」。台灣學童的過敏性鼻炎常常是因為「感冒誤用藥、濫用藥」所造成的。
過敏性鼻炎常見的症狀之一是「鼻塞、張嘴呼吸」或是「鼻塞、睡覺打鼾」。因為張嘴呼吸,空氣會經由弧度較(鼻腔)小的口腔進入體內,就會有比較多的空氣經由食道入胃,造成脹氣、消化不良、大便秘結,「肺與大腸相表裡」的中醫理論,其實用西醫呼吸道的「流體力學」也解釋得通。很多鼻塞的小朋友常常會有便秘的困擾,鼻子通了,便秘也會跟著解決。
過敏性鼻炎的根本問題在於身體的虛寒
因為虛寒才會一直打噴嚏,鼻塞、流鼻水、並以鼻甲腫大來防衛,吃抗組織胺只會破壞防衛系統,切除更是離譜,愚蠢至極。
治療虛寒,必須引進中醫「溫中散寒,補氣補血」的觀念,再加上西醫的局部治療,中西醫結合是最佳的選擇。
「過敏性鼻炎、鼻竇炎、氣喘、中耳炎、中耳積水、異位性皮膚炎、鼻甲肥大、腺樣體肥大、張口呼吸、暴牙、ADHD(Atens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)過動症……」,這幾種病其實就是同一個病,全都繞著「過敏性鼻炎」而發生,根本問題的癥結都在過敏性鼻炎上。
西醫說了一大堆道理,大部分都對,唯一不對的,就是治療的方法不對。吃藥不對,手術開刀更是錯得離譜,患者才會越來越糟。吃藥(抗組織胺),是在壓抑身體的防衛系統;開刀,更是徹底的永久消滅防禦系統。
其實!!病因都是 濫用感冒藥
「過敏性鼻炎、鼻竇炎、氣喘、中耳炎、中耳積水、異位性皮膚炎、鼻甲肥大、腺樣體肥大、張口呼吸、暴牙、ADHD(Atens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)過動症……」,這幾種病其實就是同一個病,全都繞著「過敏性鼻炎」而發生,根本問題的癥結都在過敏性鼻炎上。 分開治療是「見樹不見林」的醫師,能把根源「過敏性鼻炎」治好,才能根治這些病。
其實,過敏性鼻炎是個“偽命題”。真正的病名應該叫做“身體虛寒”證。
因為打噴嚏、鼻塞、流鼻水是結果,“身體虛寒”才是原因。
過敏的病機是“身體虛寒”,需要靠著頻繁的“打噴嚏、鼻塞、流鼻水”來“祛寒、自救”。
所以,治療的方法應該是“辨證論治”,看看身體何臟何腑虛寒,再審證求因,隨證治之。
調整虛寒的體質,不必靠著頻繁的打噴嚏、鼻塞流鼻水來自救。
西藥廠為了賣藥業績,就洗腦西醫,給了一個藥廠創造出來的病名“過敏性鼻炎”。既然病名叫“過敏”,理所當然的要吃“抗過敏”藥(抗組織胺、類固醇、鼻充血解除劑)。
但這些藥只會消滅掉身體自救的機制,並沒有解決身體需要頻繁打噴嚏、鼻塞、流鼻水來自救的根本問題。越吃身體越虛,過敏性鼻炎症狀越嚴重,當然永遠治不好。過敏的病人越來越多,西藥賣得越好,這過程中,西醫愚蠢當幫兇,藥廠黑心賺暴利,病人無辜被犧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