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 月 21, 20182020年11月18日 0兒童中耳積水,應該用更科學的處理方式先分享2018/11/16這一個案例:家長看到治療結果,非常的高興。 媛媛(化名),是個7歲可愛的女孩,今年初開始感覺耳朵脹脹的,聽不清楚,家長帶去台北的馬偕醫院、振興醫院的耳鼻喉科治療了三個月,最終的答案是:必須開刀。 家長不死心,暑假期間回外婆家,改在台中的中國醫學院耳鼻喉科治療了幾個星期,仍無進展,答案還是:必須開刀。 家長不死心,上網,找到恩加診所,8/28初診,經過二個半月的中西醫結合治療,到11/16,濃稠的中耳積水已退(見耳鏡照片), 11/16左耳膜照片 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open?id=1SiLuHMibOkZF2HrODDFaRGyDdDeGAm6H 11/16右耳膜照片 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open?id=1G02LAuQoQJOlKoL-JasMZAIGg98xYgz- 11/16二側耳壓檢查均為接近正常TYPE A 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open?id=18uh2c6MV6Q2Px2PCnl58yYGvM28C2kBN (正常為TYPE A,積水則為TYPE B)。 圖示則為8/28初診時的兩耳鏡的照片, 8/28左耳膜: 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open?id=1Na1GDMADiZzl8x_pWQ0OmKOS4qXsrBF_ 8/28右耳膜: 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open?id=1vA3G9T8nGpIVcenKiITaNLM5Txn1XO32 及6/25在馬偕醫院的聽力檢查(耳壓均為 TYPE B) 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open?id=1NGsBI3-D20_5AEeu20FBWxIPhg00ozyN 對照治療二個半月後(11/16)的耳鏡照片,二耳的積水已經明顯的退去。再治療一陣子,我們會建議回醫院再做聽力檢查,應該就會完全正常。 ************** 討論: 1. 中耳積水是兒童常見的疾病,經常併發於過敏性鼻炎的小孩,這些患童經常感冒、鼻塞、張口呼吸,耳咽管功能不良,所以容易中耳積水。 2. 因為中耳積水,就可能感染而併發急性中耳炎,因為會痛就會求醫,這時候使用抗生素就有必要。 3. 中耳積水的根本原因是耳咽管功能不良、排水系統不好,所以吃任何西藥都是無效的。This is because there’s no effective medicine for glue ear, and it often clears up on its own within 3 months. https://www.nhs.uk/conditions/glue-ear/ 4. 治療目標要放在「通排水管」,就是恢復耳咽管的正常功能。這一部分必須用到中藥,通耳咽管是西醫的長項,恢復耳咽管功能則是中醫的長項,所以,中西醫結合是目前最好的方式。 5. 西醫的醫學文獻說:「中耳積水不必積極治療,只要觀察Watchhful waiting,又說,觀察3個月有56%、6個月有72%、9個月有81%、12個月有87%,積水會退」。我認為這是因為西醫不知道「如何恢復耳咽管的正常功能,用藥有無效」,所以只能觀察。這就好比一個水電師傅不會修理排水管,就告訴你:「等到明天,積水就會退了」,同樣的不負責任。 6. 西醫主流公認的治療模式是「觀察三個月,如果積水不退,就在耳膜上打個洞,放置通氣管(GROMMET)一年。我認為這也是「無可奈何的錯誤治療」。因為「排水管不通」,問題是在下端的耳咽管開口,卻在積水上端的耳膜打洞,雖然一時空氣對流、通了,等一年後耳膜閉合,還是會再堵塞,這種治療方法,很多的患童就會一再的開刀。。 7. 要根治中耳積水,必須中西醫合療。對當下的積水,必需積極排出來,可以結合「局部鼻咽部治療、中藥蒼耳子合劑洗鼻、OTOVENT(鼻孔吹氣球)、耳咽管正壓通氣、……」等方式處理,而腫脹的腺樣體(TUBAL TONSILS)與耳咽管功能不良,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open?id=1fzUnp296azdlahKLA9pyIprvDPCbpCYz 則需以中醫的辨證論治,借助適當的中藥方劑調理,才能真正的治癒。 8. 家長有任何疑問,歡迎來電02-23610003恩加診所諮詢,也歡迎同業醫師一起來研究討論。https://bit.ly/2QYCty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