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冒藥真的能治好感冒嗎?還是只是暫時的「安慰劑」?
感冒藥真的能治好感冒嗎?還是只是暫時的「安慰劑」? 很多家長常常有這樣的疑問:「小朋友一直咳嗽、流鼻水,如果不趕快吃藥,會不會拖成肺炎?」 於是,感冒一來,往往就依賴各式「感冒藥」來壓下症狀。其實,這是一個常見的迷思。 感冒藥的真相 所謂的「感冒藥」,多半是針對咳嗽、鼻塞、流鼻水、發燒等症狀進行抑制,並不能直接消滅造成感冒的病毒。身體真正的復原,主要仰賴自身免疫系統。 打噴嚏、流鼻水 → 幫助排出病毒與過敏原 鼻塞 → 減少病毒進入呼吸道深處 咳嗽 → 清除分泌物 發燒 → 提高免疫反應效率 這些都是人體自我保護的「第一道防線」與「第二道防線」。若過度依賴藥物去壓制,等於是阻斷了身體的自救機制。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「腺樣體肥大」、「鼻竇炎」? 當身體的防禦經常被壓制,為了生存,可能啟動另一種代償:部分組織出現「肥厚」來加強保護。 下鼻甲、中鼻甲肥厚 → 阻礙鼻竇引流,造成鼻竇炎 上鼻甲肥厚 → 容易導致額竇、篩竇、蝶竇的發炎 腺樣體(Adenoid)肥大 → 阻塞呼吸道,造成張口呼吸、打鼾,甚至影響專注 耳咽管附近腺樣體(Tubal